400-0715-08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侵入、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以及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新危机、新困难与新挑战,网络信息安全形式严峻,任务繁重。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做好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需要建立高效、灵敏的情报预警信息网络,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常态化风险监测,逐步形成完善的预警工作机制。基于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安全风险识别,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预测,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信息,特别是苗头性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和早解决,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对资源的综合分析和多渠道的信息获取实现网络安全威胁的分析预警、网络安全事件的情况通报、宏观网络安全状况的态势分析等,为用户单位提供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信息通报、网络安全技术和资源信息共享等服务。
做好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需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媒体要积极弘扬正能量,宣传主旋律。网络服务提供者要依法履行网络安全义务,广大网民要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增强自我保护的防范意识,抵制诱惑,加强个人信息防护,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提高密码安全意识,维护财产安全。要增强网络生活的守法意识,不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社会秩序,不宣扬、极端主义、民族仇恨、暴力、淫秽色情等信息,不游览境外反动网站、论坛,不随意上传、拍摄国家涉密设施、设备的照片录像。
作为一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更加要把网络安全放在心里,增强对网络安全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宣传贯彻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战略政策、制度标准,深入学习《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制度。自觉依法履行网络安全义务,时刻绷紧网络安全这根弦,传递正能量,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