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715-08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算法技术深入网络应用各个方面,大数据算法的支撑为各项技术应用提供了条件,但各种数据算法为网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诸如信息泄露等负面影响。
在浏览器上搜索“装修”、购物app上就会推荐家具;刷视频多看了看“婴幼儿用品”,搜索界面就会出现“奶粉”等关键词;“app窃听”、“app开启摄像头”诸如此类问题层出不穷,网络平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同时也带来了巨大风险。
尤其是个人信息安全,始终横亘在我们心头。每年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都会曝出各种信息泄露和被盗事件,其中的细节令人触目惊心。个人信息泄露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链条。我们在利用互联网进行工作与生活的同时,个人信息成为了“小羊羔”,成为了任人宰割的目标。在网络安全意识不断提升的同时,应当规范算法,维护网络安全、提升“网上道德”,捍卫群众个人信息安全。
规范网络信息算法,不仅仅是为个人信息安全“上了一把锁”,更是在网络信息安全底层设置了一道底线,体现了国家维护人民网络信息安全的决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要得到充分重视,亮出“法律底线”,让信息算法在根本上得到规范与约束,真正的服务于人民。
算法安全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明确提出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这对于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大的思想引领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
网络安全无小事,算法安全是重中之重,规范算法使用,为人民群众树立“安全线”,让算法严守“法治线”,才能让网络迈上规范发展的道路,真正的造福于人民群众。